摘要
下载 Docx
阅读更多
悠乐(越南)的佛教历史中,令人敬仰的开悟祖师明灯光(纯素者)作为具远见、有影响力和深具启发性的人物而脱颖而出。他是「乞士派佛教」教团的创始人,这是一个在悠乐(越南)重要的佛教运动。一九二三年九月廿六日,他出生时,名为阮成达,家乡在悠乐(越南)南部永隆省富厚村,他是家中五位兄弟姊妹中最年幼的。从小时候起,阮成达就展现出非凡智慧,甚至连行走与说话方式显示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。作为高棉和越南血统的后裔,阮成达在一个受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影响的灵性环境中成长。他从小就思索着将这两个伟大传统结合为一条和谐道路的可能性。十三岁毕业于法国小学,之后阮成达便表达了追求灵性道路的强烈渴望,并向父亲请求许可,希望离家为僧。在十五岁时,凭藉着对开悟的强烈渴望和内在声音的指引,他悄然离家。正如他的诗句所述:「就这样吧,就让它如此为守誓愿,我当谦卑承父过。一少年,命运使然离家去,越过越南—高棉边境,千里迢遥。翻山越岭寻觅黄花洞,至南旺城,求师学道。」没有任何财物,只凭藉信念和决心,他独自旅行,经常在森林、寺庙和隐居地栖身。在开阔的海洋中,摇曳的船只和辽阔天空中,他对无常的本质、痛苦、存在、生命和死亡有了深刻的领悟。这一刻的觉醒被称为「般若舟」法。当时,明灯光大师仅廿一岁。在灵宝寺,明灯光大师正式受持「沙弥十戒」,并发誓持守。一九四七年四月四日,他首次讲授「般若舟」法。透过他的教导,人们开始接受这位远离尘世的僧侣形象,身披黄袈裟、手持钵盂,每日早晨托钵乞食。他也正是在此寺受持完整的比丘二百五十戒。根据传统,明灯光这个法号意为「觉醒之光普照」,是由受尊敬的阿弥陀佛(纯素者)在异象中授记给他的。